首页 商业模式策划 品牌策划 招商策划 营销策划 合作案例 新闻中心 关于
17716130683
TOP
微大脑企业管理咨询│面对企业亏损该怎么做(管理者必看)

乐乐茶在广州最后一家店关门了,这意味着乐乐茶已经全面退出华南市场。而在去年下半年,乐乐茶就陆续关闭重庆、西安等地的门店。


奶茶生意不好做,就算是头部依旧难。


在此之前,喜茶被曝裁员。新浪财经报道,喜茶内部裁员工作已在年前启动,总体将涉及30%的员工。其中,信息安全部门全部裁掉,门店拓展部门被裁50%。


另外,奈雪的茶难以摆脱亏损。在其业绩预告中,奈雪预计2021年将录得收入约为42.8亿元~43.2亿元,但经调整的净亏损达到1.35亿元~1.65亿元。


要知道,从2018-2020年,奈雪都在亏损,分别亏掉了6972.9万元、3968万元和2.03亿元。


最后是茶颜悦色员工炸群和门店集中关闭。去年下半年,茶颜悦色员工在群里吐槽月薪过低,登上微博热搜。后爆出公司月均亏损2000万,并在1年里经历了3次集中关店,最近一次关闭了长沙78家门店。


亏损、裁员、关店……红极一时的奶茶生意还能做吗?


这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评估工具,比如波特五力模型。通过该模型,我们将具体分析奶茶行业的同行业竞争者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、新进入者威胁、替代品威胁,以求多维度衡量奶茶生意的前景性。



供应商议价能力


新式茶饮行业的上游供应链较为分散,特别是茶叶、水果等食材原料,本身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,同一种食材可能需要多个供应商提供。由一个原料供应商覆盖全国所有连锁门店的情况,品怕方也很难实现。


所以,这个行业的进入者基本都是自己选用优质食材的直营模式,或是自建供应链体系的加盟模式。


喜茶招牌金凤茶王,就是乌龙、金轩、绿茶等拼配,再加上一道烘焙工艺才制成的。为保证口感,喜茶出资参与上游供应链建设,甚至触及到改良土壤、改进种植和制茶工艺等方面。


奈雪的茶同样如此。以其经典产品霸气芝士草莓为例,草莓作为季节性水果,其实是没有办法做到全年供应的。


但奈雪的茶自己在云南建设了160多亩的专属草莓园,从而保证草莓原料的稳定供应,并早就了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的霸气芝士草莓。


喜茶和奈雪的茶是新式茶饮领域直营模式的代表,而蜜雪冰城则是连锁加盟模式的标杆。


蜜雪冰城的官网显示,省会城市的加盟费是1.1万元、地级市是0.9万元、县级市是0.7万元。正是如此低廉的加盟费,助推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快破破万。有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6月,蜜雪冰城已覆盖全国31省份349座城市,门店总量达到16949家,成为奶茶界门店数最多的品牌
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商久谦咨询的调研结果显示,蜜雪冰城旗下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,负责品牌运营管理;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,负责果酱、奶浆等原材料的供应。此外,蜜雪冰城还有七八家自有工厂,分别分布在上海及广东地区。

 

而物流层面,则由旗下海南鲜易达供应链有限公司、郑州宝岛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,并在东西南北中搭建起5大仓库,为全国门店配送产品,并为其他品牌提供原材料。


到2021年8月31日,蜜雪冰城还在重庆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雪王农业。其主要的业务是收购、加工农产品,如收购初级农产品、批发新鲜水果、对食用型农产品进行初加工、饮料生产、食品生产等。


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《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2021》显示,新式茶饮行业原材料成本在总体成本中所占比例均较高,原材料供应阶段供应商利润率约为33.1%。


这样看来,奶茶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,对于头部品牌而言在逐渐下滑,但对于其他品牌而言依旧存在一定的话语权。



购买者议价能力


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的决定因素,在于价格弹性,即价格变动引起的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程度。


从商品角度来看,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是非弹性商品,价格变动幅度的大小几乎不会影响人们的需求。


作为新式茶饮产品,是不是生活必需品?从主流来讲,肯定不属于。


但对于一群爱喝奶茶的女孩子而言,她们需要靠“奶茶续命”,原本10元的奶茶到后来客单价到了40元、50元,似乎依旧没有挡住这群人的热情。


这其实是从人群角度来看的。新式茶饮的目标人群是90后、95后年轻一代消费人群,奈雪的茶曾经发布的《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》更是显示,90后年轻女性是新式茶饮的主流消费人群。


这群人属于高学历、高收入、高消费的“三高人群”。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,新式茶饮消费者月购茶数量较多,5-14杯的区间占比最大达到了83%;15-24元是消费群体最偏好的单品价格区间,占比64%;值得一提的是,有72%的消费者月茶饮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上。


这样看来,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,正在降低购买者议价能力。但也不完全是,在90后人群的消费过程中,800元的衣服不嫌贵,但8元的运费和5元的配送费却不行。


“价格敏感度”一词被提了出来。


90后对于价格是否敏感,取决于产品对他们的成本结构是否重要。当他们觉得产品“性价比”没有达到内心预设,就会更关心是否有价格较低的替代品。


而这里的性价比,又是品牌感、环境、价格、产品质量、颜值等多重因素所影响。


而对于品牌而言,更大的压力来自于消费者能够寻找到足够多的替代品。上述《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2021》就显示,为使得茶饮从视觉效果上看起来更富有层次感,同时使口感和口味更加丰富,多数传统现制茶饮通过简单“堆料”来吸引消费者。


而其他明星新式茶饮品牌,主打产品也几乎相似,热门产品除了名字不同,实际用料都差不多。比如杨枝甘露,几乎出现在不同的茶饮店菜单里。


早前,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和喜茶创始人聂云宸,就在朋友圈因产品同质化互撕。


2018年,彭信在朋友圈公开点名聂云宸,指责喜茶抄袭奈雪的芝士草莓、霸气蜜桃、软欧包等产品,而不甘示弱的聂云宸则霸气回怼对方不懂市场竞争、不懂抄袭、不懂创新,只会做无意义的无病呻吟。


几年过去了,类似的“战争”从未停止,甚至愈演愈烈。


今年3月,奈雪上线”霸气玉油柑“,喜茶紧接着5月上新王榨油柑等三款油柑饮品。6月,喜茶上新“黄皮仙露”“多肉黄皮仙露”,没过多久,奈雪的茶旗下品牌台盖紧接着上线满满小黄皮新品,益禾堂的海盐蜜黄皮也同步上市。


这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替代品选择,也无形中提升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。



新进入者威胁


新进入者往往会以新的切入口、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新的生产能力进入一个行业。


同时,他们可能会在原有的市场份额中瓜分一块蛋糕,从而激化当前市场的竞争程度,从整体上降低行业的毛利率,威胁现有企业的存续。
对于新进入者威胁,主要看几个指标:


第一,行业集中度。


目前,新式茶饮市场区分出来了明显的高、中、低端市场。


时代传媒旗下的数据媒体Datagoo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奶茶低端市场已经被蜜雪冰城一个品牌瓜分了超过30%的市场份额。


但低端市场第二名甜啦啦的市场份额仅有9.6%。绝大多数叫不上名字的品牌,占据了这个市场接近50%的份额。


中端品牌市场是当下消费需求最大的板块,CoCo都可、书亦烧仙草、古茗、茶百道和一点点等品牌尽管市场份额名列前茅,但各自之间的差距并不大,头部竞争相对激烈,格局显现并不明显。


但是,中端品牌市场前五名市场份额(CR5)达到了47.8%,头部阵营的割据势力已然形成。这一板块的新进入者,唯有逐一进击,通过大量的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投入,提升前五名市场消耗,才有可能实现行业洗牌。


最后是高端品牌市场。喜茶以23.3%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,奈雪的茶以15.1%紧随其后,这两个品牌就拿下了38.4%的市场份额。而第三名乐乐茶,只拿到了6.8%。


过于悬殊的差距,使得高端品牌市场率先进入了双寡头格局。

 

第二,产业链壁垒。


目前,新式茶饮市场基本由喜茶、奈雪的茶、蜜雪冰城等品牌所占领,这些公司都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经济,原料﹑产品、运输、销售渠道﹑售后服务等这一整个产业链也日趋于完善。


但新进入者的产业链壁垒并没有因此提高。由于整体市场的成熟发展,这些品牌自建供应链体系背后,依然存在根基身后的第三方供应商。
2021年4月,作为仅次于雀巢的中国第一粉末油脂生产商,佳禾食品在上交所IPO。


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,佳禾食品主要从事粉末油脂、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业务,旗下产品包括粉末油脂、精选咖啡豆、速溶咖啡粉、冷萃咖啡液、茶固体饮料、风味固体饮料、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等。


公司下游客户包括统一、香飘飘、娃哈哈、联合利华等知名食品工业企业,亦有CoCo都可、85°C、沪上阿姨、古茗、益禾堂、蜜雪冰城等新式茶饮连锁品牌。


数据显示,与佳禾食品合作的餐饮连锁品牌中,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客户已超过5个。


与佳禾食品类似的成熟供应商还有很多。2019年末,国内首档星素实战经营类综艺《我想开个店》在在江苏卫视与优酷平台播出。


这档综艺真实全面地呈现开店0-1的全过程,并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参与。在我们与某不知名的奶茶店交流时,其店长表示,身后背靠的是一家奶茶行业供应链公司。


这家公司孵化了上千个奶茶品牌,不少品牌的门店规模已经超过了10家、100家。但这些小品牌放在整个行业上来看,都被统计为了“其他”。


但如果把这些品牌所有的门店都冠以供应链公司的品牌呢?那么它可能与蜜雪冰城肩并肩,市场份额能够甩其他知名品牌几条街。


这个行业基本没有配方技术壁垒,加之产业链壁垒足够成熟,新进入者依旧存在机会。


第三,资本流向。


自从2010年千团大战以来,经历O2O、网约车、共享单车、社区团购、新式茶饮等多个风口。而这些风口实际上,都是资本带来的。


很多人谈到,当下的生意都是资本的游戏,只要看准资本流向的窗口闭合,创业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

看似片面,却不无道理。


从资本视角来看,新式茶饮市场的马太效应也在显现,头部品牌优势凸显,强者恒强。


2021年6月,是资本布局新式茶饮领域的高峰时段。数据化研究咨询机构Mob研究院统计,当月该领域一共发生了7起融资事件,而这些投融资时间大都集中在喜茶、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上。


资本开始向头部靠拢,新式茶饮行业的整体格局可能很难被推翻。这意味着新进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了。
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最新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