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商业模式策划 品牌策划 招商策划 营销策划 合作案例 新闻中心 关于
17716130683
TOP
波士顿咨询朱晖:不能把所有问题交给智慧城市
发表时间: 2022/01/28 - 16:48:19 标签:波士顿咨询朱晖:不能把所有问题交给智慧城市

由《商业周刊/中文版》主办的The Year Ahead展望2022峰会,2021年12月9-10日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丽思卡尔顿酒店精彩呈现。本届峰会为期两天,再次集聚全球各行业精英,前瞻经济趋势,展望新一年的商业变革,共同探索商业世界即将到来的机遇与挑战。

 

12月9日下午,峰会主持人、《商业周刊/中文版》事业群执行主编范荣靖同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、全球合伙人朱晖,围绕智慧城市创造美好生活的话题进行了对谈。成都微大脑咨询公司

建设智慧城市,堪称很大规模的产业。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的数据,2021年产值可到14.9万亿美元,2022年可达25万亿美元。

 

朱晖认为,中国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发展速度明显比国外快。很多互联网巨头大量投入,政府相对拥有比较开放的心态。一般来说,推进智慧城市布局比较快的是一些一线城市,但各自侧重点不尽相同。从城市大脑的维度来衡量,有的可能帮助政府获取更多清晰的数据,做更好的决策。有的则更多通过智能调度,使得整个城市的物流体系、交通体系变得更完善。

 

以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为例,它比较早地做了城市层面的整体规划,推进城市发展。深圳如今在讨论“未来的城市”,会看到十年、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,那时的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基建应该是什么样子。总之,这些城市都在围绕智慧城市的目标,做很有意义的探索。深圳在做的是围绕十年以后或者二十年以后的城市,打造全新的“智慧城市神经系统”。

 

 

打造智慧城市是趋势,但建设的难度也非常现实。这不是单纯的技术或者科技概念,而是包括了大家对整个城市的重新思考和设计,包括了城市里面各个不同功能板块重新的布局,也包括了我们看到的一些硬件设施更新,以及诸多部门的协调。

 

朱晖以城市交通为例进行了剖析:智慧交通的建设,其实不仅仅是交通部门的事,还会涉及到规划、市政调度等。打造智慧城市的一个很重要原则,就是各个维度相关信息的打通。而这一点,在城市治理管理层面上,显得尤其之难。做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时,需要把所有的信息横向打通,这不是技术层面的事情,更多是制度层面需要协调,还包括很多跨部门的组织层面去做重新调整,才能完全完成。

 

朱晖发现,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城市,以及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阶段,因此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,会有各自的思考角度。他相信,技术将更多回归到对整个城市居民更好服务上,使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。

 

打造智慧城市理应结合重要的城市主题

 

范荣靖在对谈中问及,在智慧城市领域,波士顿咨询公司现在有哪些对于趋势的看法?智慧城市建设接下来会怎么走?

 

对此,朱晖认为,智慧城市本身是要结合很多城市层面的具体功能去进行深化和落地。这是他我看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。包括国内和国外很多智慧城市相关的讨论和推进,其实更多的是同一些重要的城市主题相关。

 

据其介绍,北欧做智慧城市时,更多围绕如何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居住、生活的维度进行一系列智慧应用。中东地区更多是围绕城市的未来的样貌,去做了更多偏科技层面新的探讨。沙特尝试做了很多城市如果向下端发展的尝试,还做了路面之下,再往下第三层、第四层、第五层发展的理论探索。此时,思考的是这样的城市该怎么样构建,以及采用哪些相应的技术。

 

智慧城市建设方面,慢慢进入到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。大家不再是炒概念了,更多是围绕着如何把实际的一些技术和产品应用沉淀下去。“我们现在也参与在很多项目的讨论和攻坚,但是智慧城市是很难去模仿和抄袭的。”朱晖说。

 

有些成功的智慧城市案例,其他城市很难很快去学习或复制,与本地城市自我的生长机理、城市管理的基本逻辑,还有整个城市居民的需求密不可分。在这个时候,围绕它的一些核心去解决、去做突破,这是关键的话题。其实,“我们建议,不要尝试一下子把所有城市问题都交给智慧城市,中间有2个到3个核心问题做定点性突破,再围绕它展开,可能是更好的做法。”

 

智慧城市要有较强的普适性

 

在对谈末尾,朱晖强调,推动智慧城市的布局和建设,要依循三个重要原则:首先,智慧城市本身应该拥有比较强的可持续性。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,且之后要经历长时间的运维和投入,所以要有自洽的业务和商业逻辑。现在这是国内很多智慧城市项目要考虑的问题。

 

其次,智慧城市要有较强的普适性。“我们不能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,而去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。”

 

最后,智慧城市持续推进会带来更多对规则和法规边界的突破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的涌现,越来越多的个人化数据被“暴露”,如何确定公共服务和个人隐私之间的边界,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抓取,什么样的数据需要做保护……围绕这些方面的法律、法规和制度亟待完善。

 

 
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最新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