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是后发地区的必然选择。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招商引资呢?细分析招商引资关关节节,途径大致有十种。
招商引资途径一:亲情吸引
亲情本指血缘情,但也可以扩大到家乡情、同窗情、故乡情、战友情等。这些亲情联系之所以会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,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有这方面的主观愿望,另一方面是能使投资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,而这正是投资合作必不可少的条件。譬如海外游子,一朝回归故里,亲情涌动,进而产生为家乡父老乡亲做点事情的欲望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当地暂时没有投资条件,他也会克服困难,创造条件,兴办实业。有时亲情吸引可能不会产生直接投资,但我们可以利用亲情吸引这种特殊关系,请他们帮助我们宣传、推介项目,或组织招商活动,最终也能产生以一带十的“葡萄串”效应。成都招商会策划
招商引资途径二:人格吸引
招商引资是一项经济活动,但也并不完全是经济利益上的精打细算。引资者的人格魅力,有时也会产生十分奇妙的作用。办实业,需要诚信、需要果断、需要魅力、需要精明、需要专业,作为引资方主要决策者或参与者在个人素质上的任何一个亮点,往往都能使投资方产生一一种认可,一种吸引,使对方感到投缘,产生信任感,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对某地、某人情有独钟。因此,在招商工作中,以人为本是一项 重要原则。
招商引资途径三:政策吸引
俗话说: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。这是-一个简单的自然道理。同样,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润,因此自己也会像流水一样,哪里政策好,能获得更多的利润,就会向哪里流动,这就是招商引资的“洼地效应”。
政策吸引主要就是规费减免,包括范围、时限、额度等,还有对特定产业出台扶持政策,如在一定时间里,对某些特定产业给予信贷支持或有限垄断等。政策吸引是有度的,不能越权承诺。如税费减免,只能减免地方政府有权调节的税费,而且税的减免还要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批,并严格按审批后的意见执行。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里,地方最大限度的让利于客商,支持项目的发展,这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。
招商引资途径四:成本吸引
投资总求回报,企业必讲核算,低成本就是高效益。如引资地在土地、用电、供水、原辅材料、劳动力、运输等某方面价格比较偏低,这就是一种吸引,即成本吸引。
投资者往往看重成本吸引,而后发地区成本较低又是一种比较明显的优势,在成本吸引上做好、做足、做活文章,使吸引力变成现实的增长点。
招商引资途径五:资源吸引
资源是一种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的特殊生产资料,如农副产品资源、矿产资源、人力资源、森林资源、旅游资源等。资源优势事实上造成竞争的不平等,资源丰富者处于有利地位。由于后发地区大多落后、偏僻,开发时间短、资源利用率低。这些客观事实现在成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或矿产资源,便于投资者就地取材,就地加工,因此投资者会乐于前往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,实现资源和资金的嫁接,对投资、引资双方都是具有吸引力的。
招商引资途径六:市场吸引
当处于一个高消费区域或较大规模的产品集散地,或处于未来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,就地生产,可以减少各种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费用,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如摩托车配件,全国大部分产品产自浙东沿海地区。浙江客商就可能会在苏、鲁等地建立-一个生产加工企业,产品主要供应江苏、安徽、山东等地,这样既占领了市场,又节约了流通费用。根据这样的市场吸引分析,某些地区可主动到浙江生产厂家治谈、这样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。
招商引资途径七:人才吸引
在当地有一批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,或某种专利,某项新技术、新工艺,有一批研究开发人才或技术熟练的工人等,都可以成为一.种吸引力。如一些服装加工企业,在治谈引进时,都会询问当地有没有熟练的缝纫工人,如果有的话,他就可能不会过多考虑其他因素,而决定就地投资办厂。
招商引资途径八:环境吸引
这主要指软环境方面,具体体现在政府各个相关部门服务热情、周到、规范、合理、公正;政风廉洁、民风淳朴、治安良好;城市整洁、道路通畅、生活便利和环境优美等方面。
治理软环境,要下硬功夫,靠硬着子。设身处地的想,如果本地人都觉得当地官风不正、民风不淳、治安混乱、环境脏乱差,自己都无法热爱家乡,还怎能苛求投资客商热爱你的家乡,建设你的家乡?怎么去吸引客商投资?软环境就像轮船的动力系统,软环境治理得好,就能对船体起加速作用;否则,不但不会产生动力,还会产生阻力。
招商引资途径九:配套吸引
有时,某些投资者往往要调查当地的产业配套情况,抓住瓶颈部位投入,而在规模上力求恰当好处,尽量不造成新的生产的浪费。也有的投资者,为规避投资风险,灵活转向,而不投或少投固定资产,大部分资产采取租赁方式,待路子摸准,实力盘大后再投资创办自己的产业。这些都是投资商正确的选择,我们也要投其所好,以配套产业或存量资产吸引客商投资。
招商引资途径十:转型吸引
调整是新产业的大力发展、老产业的相对萎缩和转移。在这个过程中,总的趋势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。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之不发达地区,往往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。作为欠发达地区,应善于把握机遇,使之成为产业转移的中转站。